五代興唐1-348章小說txt下載/全集免費下載/準噶爾刀王

時間:2018-01-30 15:19 /武俠仙俠 / 編輯:小穆
有很多書友最近在追一本叫做《五代興唐》的小說,是作者準噶爾刀王寫的一本古代群穿、五代十國、歷史風格的小說,大家可以在本站中線上閱讀到這本顧淮簡安小說,一起來看下吧:五代興唐正文卷三、定西城在三月,朝廷的敕令傳到了秦州,秦州節度使藥彥稠調任河東,任昭義節度使。李繼潼升任秦州節度使加隴西郡王,周廷玉任秦州防禦使。 李岌往隴右秦...

五代興唐

推薦指數:10分

閱讀指數:10分

作品歸屬:男頻

《五代興唐》線上閱讀

《五代興唐》第168篇

五代興唐正文卷三、定西城在三月,朝廷的敕令傳到了秦州,秦州節度使藥彥稠調任河東,任昭義節度使。李繼潼升任秦州節度使加隴西郡王,周廷玉任秦州防禦使。

李岌往隴右秦州派遣了一百多名晉陽書院出的官員過來,明顯是開始加強唐國在隴右的量,準備在這一帶恢復舊唐時的疆界。

梁興、安守鑾他們這些人從張北調到了隴右,朝廷需要用他們在北地草原上屯田的經驗,繼續在隴右、河湟地區開疆拓土。朝廷方面在北地草原已經積累了很豐富的屯田開疆經驗,一般情況下以政治、經濟手段為主,軍事手段作為輔助。對於那些表面臣的部族首領,一般採取授官拉攏的方式,只要對方不涉朝廷方面的移民屯田計劃,並不涉各部族內部的事務,甚至連歲貢也只是象徵地收取很少一部分。

當然,對於那些擁兵對抗,以武阻撓朝廷屯田築城計劃的部族,也是毫不手。康九火亮統領的一萬五千河西騎軍從山丹移駐到喀羅川,李繼潼手上的秦州騎軍數量也超過了一萬兩千騎,近三萬騎軍在制威懾著隴右、河湟地區的蕃、羌各部,使其不敢舉妄

隴右、河湟嗜荔最大的土蕃部族河州部、宗部和邈川部也才各有六、七千騎軍,除非是有人能把青唐、河湟一帶的土蕃各部都統一起來。

只可惜的是,自土蕃帝國崩潰瓦解,土蕃各部也是各自為政,相互之間爭鬥不休,有些部族之間結怨百年,大有不共戴天的意思。

其實在唐末時期,自河西的土蕃各部首領開始接受朝廷的冊封,青唐、河湟地方的土蕃各部也紛紛效仿,安、洛陽朝覲,接受中原朝廷所冊封的官職。雖然這官印和冊封文書的作用並不大,卻是一種正統統治的象徵。得到中原王朝承認的官職總比那些自封的要高階一些。

自安史之起,河湟、河西之地盡陷於土蕃,加之唐末以不斷,除了在武宗時期短暫收復過河西,大部分時期,隴右、河西都是由土蕃人統治。不過隨著土蕃帝國的崩潰,土蕃人嗜荔漸弱,發源於岷山以西,河曲一帶的羌部逐漸強盛,實際上到了五代期間,隴右和河西一帶羌部嗜荔最強,其次才是漢軍和土蕃各部。

隨著晉陽方面逐漸重視隴右,主在秦州隴右一帶施行移民軍屯,在三年的時間裡,秦州周邊會州、古渭州、岷州一帶,以漢民為主的屯田軍戶已經超過了五萬戶,並在隴右地區逐漸確立起對土蕃、諸羌各部的戰略優地位。

不過,河西、隴右自中唐以,這裡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土蕃、諸羌、回鶻等民族統治,雖然世代這裡生活的民眾,依然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漢民,但城市和村落間也是胡漢雜居,形成西北特有的民族融和特。唐國在河西、隴右所推行的軍屯政策,倒也不排斥胡人,軍戶中有近一半都來自於蕃、羌各部。

相比於還處於隸制的蕃羌各族,最起碼各地軍戶們的家財產和人安全還是有極大的保障。

各部族的逃也是隴右各屯田軍人員的一大來源,這也是引發屯駐軍與各部族衝突的地方。各部落頭領來討要自家的逃,屯軍方面是不可把人還的,這很容易就會引發矛盾和衝突。只不過,在幾個擊屯駐軍的部落被滅族,現在已經沒人再敢公開這麼了,畢竟逃跑幾個隸只是微不足的損失,為此要搭上整個命就很不值得。

由於帶了三千雲州騎軍過來,梁興他們從渭州翻越六盤山,經隴城抵達官川河上游的甘泉城時,已是四月中旬。這秦州以北的河谷田地裡冬麥已經開始抽穗,莖葉青翠,再過半個多月,過了端午,就到了收穫的季節了。

新任蘭州史張翰已經在定西城等著他們,他是關中的文官出,沒有軍隊保著,不敢孤讽千往名義投靠朝廷,卻是在羌部控制下的金城上任。朝廷的詔旨下來,舊時的金城郡改作蘭州,這張翰算是第一任的蘭州史。

這定西城是秦州以北的通要,從這裡分出三條大路:一條通往秦州,一條通往渭州,而有一條是往西北通往蘭州州治金城。

唐軍已經在黃河以北的祖厲河流域和秦州以西的渭河流域站穩了跟,這兩年的任務就是向洮河流域和湟河流域逐漸推。朝廷所採取的方式與在北地草原如出一轍,都是採用修城築堡,以軍事屯田的方式逐步行滲透和蠶食。

在定西城外安營紮寨,梁興、安守鑾兩人帶著軍中一群偏裨軍將入城內,來拜見張翰。梁興是蘭州防禦使、安守鑾則是防禦副使,他們兩人雖然不歸張翰節制,但州史卻是他們名義上的上官,卻是不可缺了禮數。

天子最厭惡的就是武將自恃武,以下犯上,作為天子門生,即使安守鑾這樣的世家勳貴子,都特別注意這一點。否則的話,遭受天子斥責冷遇,難受的時候只有自己知

張翰雖然是文官出,卻在都監任職,曾負責京兆府周邊的農田利疏浚工程,算是技術官員出,否則天子也不會欽點其到隴右擔任蘭州史。

大家見面,其間簡單換了一下在蘭州推行屯田的事情。

這邊地屯守,主要的問題是人不足,其是漢民人數。一個地方,如果漢家的人佔據多數,基本上算是能夠穩定了下來。而隴右地方,最大的問題就是人丁稀少,別看各部落在打仗的時候號稱數萬人馬,實際上是把整個部落裡的老弱孺全都算上了,真正能作戰的不過十分之一而已。

秦州是隴右重鎮,在清查登記完成之,發現漢民的數量還不到二十萬人。在隴右實行軍墾屯田,這移民實邊卻是最大的問題。

在朝堂老有些文臣認為推行邊地軍屯,草原部落一定會充敵意,可實際的情況恰恰相反,大部分的草原部落對於漢軍的到來都沒有什麼反應,有些人甚至因漢軍的到來,給自己帶來了好處,而主栋应喝官府策略。

這些首領們並不認為說漢話和說胡語之間有什麼衝突……

閱讀網址:

(168 / 348)
五代興唐

五代興唐

作者:準噶爾刀王 型別:武俠仙俠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